职场资讯 > 企业文化 > 正文

如何将企业文化渗透到战略活动中去

2016年11月02日中国玻璃网来源:网络

企业文化在企业战略管理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个拥有文化的企业可以将其文化作为重要战略资源,将企业的发展愿景以文化的形式渗透给员工,从而使企业战略从制定到顺利实施,都得到可靠的保障。

 

1、检测修正文化基因——企业文化要符合客观规律

 

在谈企业文化如何渗透到企业的战略活动中去之前,我们先要强调一个观念:当企业文化制定完成之后,在推行阶段并不是一门心思的往下推行就好了,而是要不时地检测我们的文化是不是符合客观规律了,需不需要进行一些修正和调整,这一点很重要,否则,一旦不符合客观规律的企业文化推行并得到实践,对企业的危害是相当大的。

 

所以,企业文化成长的靠前步就是要检测文化的基因,当然这里的检测和制定文化基因时的检测并不矛盾,因为有很多因素不是制定的时候能全部发现的,而只有到真正推行的时候,有些问题才会显现出来,在这个时候对之前制定的文化进行检测就显得非常必要。

 

我们举个案例来说明企业文化要符合客观规律的重要性。

 

国内的企业家可能没有不知道德隆的,我们知道德隆是什么企业文化吗?“产业整合,把握机遇,建成中国靠前大民企。”德隆这样的企业它所经营的是一个大型的多元化企业,业务互补,风险分担,才能创造一个稳定的现金流。

 

而如果你的企业文化是要把握机遇,乘胜追击,就不能创造一个稳定的现金流。一个稳定的现金流对企业是非常重要的。这种“把握机遇,积极进取”是不符合一个多元化的企业文化的。当你把一个企业做到多元化的时候,你所能喊出的企业文化是什么,只能是“稳定中求进取”。(摘自经济观察报)。

 

2、保证战略活动与企业文化的一致性

 

企业文化要落地,要渗透到组织的各项活动中去,首先就要求企业的战略实践活动与所倡导的企业文化要保持一致,否则,倡导的企业文化是一套,而战略实践活动中却做的是另外一套,企业文化就形同虚设,就不能对企业效益产生出贡献。

 

(1)如何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落实到战略实践中去

 

目前很多企业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且作为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要落实这个理念,首先就要搞清楚什么是可持续发展,从社会宏观的层面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就是要求企业要兼顾满足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从企业微观层面看,就是要求企业要做百年老店,不仅要考虑目前做什么,还要考虑到未来靠什么。

 

可持续发展理念较终要靠企业的战略实践来落实。但是许多企业只是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口号,却没有相应的战略实践。那怎么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落实到企业的战略实践中呢?

 

一是要滚动投资发展。每年的留存收益要达到一定的比例,不能把利润全部分红了事。这个现象在一般国企可能发生的不是很多,但是在民营企业,尤其是一些股东较多股权较为分散的民营企业和有员工集体持股的国营或集体企业就有很多这种过度分红的现象。我们曾经提供过咨询的一家企业,员工集体持股,每年分红率几乎到达了100%,刚开始几年,因为行业比较景气,每年都有不错的收益,后来,随着行业景气的下降,当年收益大幅减少,但是股东还是要求按照以前的额度进行分红,较后管理层竟然是贷款分红,当年的分红额度竟然超出了当年的净利润。

 

懂财务知识的都应该知道,企业增长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靠并购或者股权融资等外延式手段,一种是靠利润的滚动投资内涵式发展,前者不是企业可以经常使用的方式,长期来看,要实现可持续的增长必须主要靠第二种方式,即利润的滚动投资。具体来说,就是要求企业一定要设计恰当的分红政策、提高销售利润率和资产周转率。

 

二是要进行长远业务布局。大家都知道没有永远景气的行业,也没有永远赚钱的业务,企业若想取得持续增长,还必须能够源源不断地建立新业务,一旦老业务运营出现衰退便不失时机地以新替旧。根据麦肯锡的有关研究,企业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和规划企业的业务进程,而每个阶段也分别要求不同的业务举措和管理技能。

 

靠前层面:处于企业心脏位置的现行核心业务。它带来大部分的利润和现金流。该业务对企业近期业绩关系重大,它们提供现金周转、培育技能并积累作为增长的资源,它们也许相当长时间里都有增长,但终究将会耗尽余力,衰落下去。在这一层面,重点是利润、现金流量、投资回报率以及运营成本和生产率等,需要实施者和行动者。

 

第二层面:正在崛起的新兴业务。其经营理念日渐成熟,并且具有创业性和高成长性,与靠前层面的业务有一定连动关系,通常表现为追求收入和市场份额的扩张。代表着现有业务的拓展方向或者业务发展的新领域,是企业修建的新的收入渠道。在这一层面,重点是市场份额、新客户数量、收入增长,以及资本投资效率和预期净现值等,需要创业者和开拓者。

 

第三层面:未来业务和远景。它是企业未来的方向和业务选择的种子,例如:企业的研发课题、市场试点、联盟合作项目,以及少量投资尝试和为加深对所在行业理解而做出的种种努力。它标志着企业未来选择中迈向实质性业务的靠前步。在这一层面,重点是待选项目估价、转为实际业务的速度、可选项目数量以及回报大小和成功概率等,需要非常规思考的先行者和探索者。

 

以上,我们主要是从利润的滚动投资和业务的三层面布局来说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这里一个是财务战略,一个是业务战略,都不是企业文化,但是从“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到“利润滚动投资的财务战略”和“三层面的业务战略”,正是我们的企业文化从“纸上”落到了“地上”的表现,只有这样企业文化才能真正落地。很多企业的企业文化落不了地,很大的原因就是他们不懂得战略和管理(也就不懂得企业的运营和效益),而仅仅从文化来谈文化,谈来谈去,还是从一张“纸上”跳到另一张“纸上”,永远落不到地上。

 

(2)如何将以顾客为导向的理念落实到战略实践中去

 

面对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很多企业都制定了以顾客为导向的经营理念,但是真正能有效落实这个理念的企业却是少之又少,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企业只是把这条理念落实到了服务理念这个层面,而没有在企业经营理念的高度来进行落实。

 

企业首先应该把以顾客为导向的经营理念落实到企业的战略实践当中去。首先我们要对顾客导向理念的内涵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下面我们从顾客导向与竞争导向和内部资源导向两个方面作一个对比,通过对比我们可以更为清晰地认识顾客导向的内涵。

 

首先我们来看内部资源导向与顾客导向的对比。

 

内部资源导向:

 

1、关注我们有什么?

 

2、我们自身的利益是什么?

 

3、眼光向内!

 

顾客导向:

 

1、关注顾客需要什么?

 

2、我们为顾客带来什么利益?

 

3、眼光向外!

 

我们再来看一个案例,1993年,北京申办奥运会,提出的申办理念为:十亿人民盼奥运!而2001年,北京重新申办奥运会,提出的申办理念为:NewBeijing,GreatOlympics!(新北京,新奥运!)。二者之间的理念有什么不同吗?我们可以看出来,93年提出的理念是以内部资源导向的,而01年提出的理念则是顾客导向的。

 

我们再来看竞争导向与顾客导向的对比。

 

竞争导向:

 

1、关注对手在干什么?

 

2、以竞争对手来设定自己的战略思考,把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与竞争对手比较,力图建立相对竞争优势。

 

3、看,我们的对手在做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回应?

 

4、为竞争而竞争(可能也不顾自己的资源和能力),背离企业发展方向。

 

5、当太多的企业都将注意力放在赶上或超过竞争对手方面时,行业内各企业采取的战略在竞争的各方面都趋于同一化,从而将整个行业拖向深渊!

 

顾客导向:

 

1、关注顾客需要我们干什么?

 

2、虽然也监视对手的一举一动,但不把对手的行为当作自己的参考标准,而是认真研究消费者的心理和生活方式,时刻把握消费者真正的需要。

 

3、竞争,不是要击败或消灭对手,而是要发展自己。

 

4、虽然不刻意建立比较竞争优势,但结果却往往不战而屈人之兵。

 

为了更为清晰地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举一个案例。

 

案例:双汇设局,春都栽了!

 

1991年的春都火腿肠,不管你把他弯成什么样,手一松,啪的就恢复原型了,那里面都是肉啊!后来春都就变成淀粉渣了,每次买的就是双汇了。

 

春都集团宣传部长宁乐乐否定了春都火腿肠不如双汇的说法,他认为同等价格的火腿肠,春都好于双汇,而经销商和顾客都认为春都不如双汇,是由于双汇设了一个局,春都栽了进去。

 

宁乐乐说,1995年底,双汇打起了价格战,他们把100克火腿肠中的猪肉含量由85%降低到70%,价格也随之由1.1降低到0.9元,但仍有10%的产品成分和价格保持不变。

 

由于火腿肠市场竞争激烈,厂家在竞争对手那儿都设有探子;我们接获情报后,立即也调低了自己火腿肠的成分和价格,但我们是全部产品都调到了这个层次,不象双汇还保留了10%不动。

 

双汇一看我们上钩了,紧接着又往下调:60%、50%、40%,一直调到15%!价格也降到了0.5元一根,双汇每调一次,我们都忙着跟进,较终春都的价格也降低到5角钱一根。

 

但是我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双汇的成分每调低一次,这种档次的产品产量就降低一些,由较初的90%变为80%、70%……,当价格降低到5角时,这种档次的火腿肠的产量只有10%,其他90%的产品都是原来的85%含肉量和原来的价格。

 

双汇在广告中大力宣传这种低价低质的火腿肠,但你到商店一看,各种档次、价格的产品都有,你想吃便宜的就买5毛钱一根的,想吃质量好的也有;而春都却全部降到了这种品质和价位,顾客拿起一根一吃:呸!再拿起一根,一吃还是“呸”!很快就倒了胃口。

 

等于买双汇,10个顾客顶多有一个说他质量不好,而买春都的顾客,10个人就不会有一个说好的。后来我们醒悟了,赶紧恢复高质高价的产品,但已经晚了——顾客已经不吃春都了,经销商也不进我们的货了。春都的市场就这样被双汇夺去了……

 

宁部长较后说:同一个省的同行,应该团结起来,共同把市场做大,不说结成联盟吧,起码也不应该互相算计、坑害……(资料来源:《南风窗》)

 

从以上的两个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顾客导向的理念需要企业在战略实践活动中盯着顾客(市场调查)、研究顾客(市场研究分析)、不断地满足顾客(研发设计和营销服务体系)。而如果企业还是研究对手比研究顾客还多(有些企业没有市场研究部门,却有专门研究竞争对手的情报部门),产能扩张先有“工厂”后有“市场”,那么顾客导向的理念就只能是个口号。

 

较后,我们再举一个案例来说明,顾客导向的理念是有很具体的活动来体现的,关键不是找到理念怎么落地的方法,而是看一个企业对该理念是不是有决心,是不是真心的。

 

本田案例

 

为了确保其产品开发人员尽可能完全与潜在的顾客产生共鸣,本田公司将设计组成员的年龄与某车型的可能购买者的年龄对应了起来。本田较年轻的汽车设计人员设计针对年轻买主的用车。随着设计人员年龄的增长,他们逐渐转为设计年龄较大一些人的用车。本田一次又一次做出努力,真正与他们设法服务的顾客发生共鸣。

 

(3)将文化理念落实到战略实践活动中的一般方法

 

上面仅仅是选择了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企业理念来谈如何落实到企业的战略实践活动中去,企业还会有很多其他的企业文化理念,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都可能制定不同的企业文化理念。

 

但是不管什么样的企业文化理念一定要落实到实践活动中去,一般方法就是首先深入透彻地理解该理念的真正内涵,然后制定相应的战略和管理规划并且严格执行下去。方法简单,但是较简单的恰恰是较难的,这关键就要看企业的领导团体有没有真正的决心和毅力,正像我们前面举的银行的例子一样。

 

有些企业提出了人才是核心竞争力、人才是企业之本等理念,这是很好的,说明我们的企业认识到了人才的重要性,“二十一世纪什么较贵,人才”这句话概括的非常精辟。人才作为一种资源,在未来流动性会越来越强,资源只有提高流动性才能提高整个社会的配置效益。未来会出现一种趋势,一流的人才会流向并且聚集到一流的公司里去,而二流的人才就会流进并且聚集到二流的公司,一流的人才促进了一流的公司更好更快的发展,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那么,二流的公司要打破这种平衡,就要采用更具有竞争力的人才战略,制定出更有吸引力的人才政策来吸引更好的人才。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产品和服务市场的竞争,而是更深层次的核心能力的竞争,其中就包括人才的竞争。

 

然而,我们很多企业还根本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有一些企业也仅仅是提出了人才的口号,而没有具体落实到行动中去,人才频繁流失,只考虑人力成本不考虑人才收益,短期来看,企业利润可能增加一点,但是失去的却是竞争未来的机会,这种企业的企业文化理念是肯定落实不下去的。所以,只是随大众地提出口号,而没有战略的眼光和思维,制定出相应的战略和制度,文化就始终只是文化而已。

 

较后,再强调一下:企业文化落地是较终要落到企业的战略和管理活动上去的,撇开战略和管理知识不谈,就不好讲清楚文化如何落地。所以,从这一点考虑,也提醒我们的企业应该注意,企业文化的制定和推行的工作人员除了是企业文化方面的专家,还必须首先是战略和管理专家,否则企业文化很可能就只能停留在纸面上了,或者只是从一张纸上跳到另外一张纸上。

请选择意向职业 [关闭]
提示:
请认真选择您所希望人才的职业,这样才能好的搜索人才效果!
您最多可以选择5个意向职业
(请需要选择行业站后才能选择意向职业)
请选择意向人才地区 [关闭]
提示:
请认真选择您所希望人才的地区,这样才能好的搜索人才效果!
您最多可以选择5个人才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