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资讯 > 人力资源 > 正文

员工年终绩效怎样核定才合理?

2019年04月18日中国玻璃网来源:前程无忧

    1. 绩效结果如何校准?

    一般公司的绩效管理流程的有一个环节,叫绩效校准(calibration),就是所有的管理者需要坐下来,一起看各自给团队成员的绩效打分,避免在给绩效结果的时候出现有人手松有人手紧的情况,目的是确保所有的打分结果都是公平公正。

    只要绩效考核中有指标无法做到结果量化,那就注定会在绩效结果打分中存在上级主管的主观因素。比如,有不少公司的绩效打分是取决于两个维度,一个是工作任务的完成,另一个是工作行为的体现。行为部分一般就会存在主观打分的因素。所以,校准会议就成了确保打分结果公平公正的关键一步。

    那么,具体校准是怎么做?谁和谁校准?

    首先,是同级别的员工的校准。比如校准对象都是经理,但有的来自财务部,有的来自工程部。这时,他们的主管们就需要坐下来,互相讨论对各自下属的打分。在校准会议上,他们需要就自己的打分依据给出具体的理由,尤其是非量化部分,打分依据需要有具体的事例或细节来支持。

    经常留意到人们在校准会议上,随着讨论的深入,开始不由自主地开始把不同级别的人放在一起来比较。比如,把一个产品的高级经理和一个研发的经理放在一起比较。而通常一个人的级别越高,人们觉得他的岗位越重要,做出的成绩越明显,反而给他打分的手越宽松。

    而实际上,绩效对每个级别的人要求都是不同的。级别越高,理应要求越高。同样的一个挑战,一位经理解决了,绩效是优异;而另一位高级经理解决了,绩效可能只能是合格。

    其次,对有跨部门工作内容的员工的校准。这类员工需要工作的各相关部门的领导坐在一起进行校准。每个人都只看到了这个员工工作的一个方面。但是,大家需要把自己掌握的情况凑到一起,才能成为这名员工绩效的完整画面,这样才能决定他的考核得分。

    2. 在岗时间短的人绩效怎么算?

    对于那些在岗时间比较短的,容易产生争议的是两类人:一类是新入职员工,另一类是新提拔员工。

    很多公司在绩效考核中有一个规定,就是针对那些在岗时间不满6个月的员工,绩效结果不能高于某一个水平(通常自动设定为中性)。

    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通常对于一个新到岗的员工来说,头几个月是很难出绩效结果的。熟悉岗位内容和周围同事就需要一段时间,再花一些时间让工作上手。这样算下来,到这名员工真正开始融入整个企业环境,开始产生绩效结果已经是几个月之后的事情了。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那些在岗不满6个月的员工确实很难称得上有高绩效。

    我也见过有经理把入职不满6个月的员工定为绩效的情况。通常遇到这种情况,作为上级主管或校准会议主持人,我们必须追问几个问题:

    一个新员工在短时间内就能够获得优异绩效,这就意味着他的表现已经大大超越了岗位对其的要求,那这是不是也存在当初对他的岗位要求过低的可能性呢?现在绩效已经是优异了,明年如何管理这名员工对绩效结果的期望值呢?他的绩效还存在哪些提升的空间呢?

    3. 避免以偏概全

    我在参加绩效校准会议的时候,发现有的管理者会带着一些偏见去给下属评定绩效。

    一类是以近概全:就是根据近期该员工身上发生的一件事来决定的打分。

请选择意向职业 [关闭]
提示:
请认真选择您所希望人才的职业,这样才能好的搜索人才效果!
您最多可以选择5个意向职业
(请需要选择行业站后才能选择意向职业)
请选择意向人才地区 [关闭]
提示:
请认真选择您所希望人才的地区,这样才能好的搜索人才效果!
您最多可以选择5个人才地点